学AI,好工作 就找北大青鸟
关注小青 听课做题,轻松学习
周一至周日
4000-9696-28

国产AI大模型开源趋势解析与发展现状梳理

来源:北大青鸟总部 2025年05月24日 13:17

摘要: ​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,尤其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时代来临,迅速将全球AI竞赛推向高潮。与之同步,国内科技企业也在积极布局AI大模型,而“开源”成为其中一个高频词汇。

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,尤其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时代来临,迅速将全球AI竞赛推向高潮。与之同步,国内科技企业也在积极布局AI大模型,而“开源”成为其中一个高频词汇。开源大模型不仅能加速行业协同创新,也为国内企业提供了“造自己的轮子”的可能。

下面将围绕“AI大模型国内开源”为核心关键词,系统梳理当前国内在AI大模型开源领域的发展现状、代表项目、背后的战略意图及未来发展走向,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场AI竞赛中的“中国声音”。

1748063819578323.png

一、什么是AI大模型?为何“开源”成为关键词?

AI大模型指的是基于超大参数量、海量语料数据训练出来的人工智能模型。它通常具备语言理解、知识推理、多模态交互、内容生成等能力,是当前通用人工智能(AGI)路径的重要体现。

而“开源”在这里有两层含义:

模型参数和结构公开,便于外部使用和二次开发;

提供完整的训练数据、训练方法、微调接口,支持社区协作与衍生应用。

对于国内AI技术生态而言,开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:

加速产业应用落地;

降低初创企业进入门槛;

提高国产替代率,减少对国外模型依赖;

培养技术社区、标准制定者。

二、国内AI大模型开源发展概况

从2023年开始,多个国产大模型陆续宣布开源,在开源路线、授权协议、技术方案等方面,各家策略各异,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竞争格局。截至2025年初,已有超过40款国产大模型以不同方式部分或完全开源,涵盖语言模型、多模态模型、行业定制模型等多个维度。

三、代表性的国内开源大模型项目梳理

下面列举当前较具影响力的国内开源AI大模型项目:

1. 清华大学·智谱AI——ChatGLM系列

ChatGLM系列是国内首批开源的类ChatGPT语言模型,由清华大学KEG实验室与智谱AI联合开发。其核心特点在于中文能力强、部署灵活,目前已迭代至ChatGLM3.支持千亿参数模型与本地部署,广泛应用于教育、医疗、政务等行业。

开源亮点:完全开放模型权重、推理代码、训练方案

开源协议:Apache 2.0

特别优势:中文任务表现优异、社区活跃度高

2. 阿里巴巴——通义千问系列

阿里在2023年开源了“通义千问”Qwen系列大模型,支持13B、7B等多个参数版本,并针对推理优化进行了低成本部署支持。

开源亮点:多语言支持强、推理效率高

开源协议:可商用许可(限制部分用例)

特别优势:适配阿里云环境、企业级部署友好

3. 百度——文心·ERNIE系列

虽然百度文心大模型整体上偏向闭源策略,但在ERNIE系列中,部分小参数模型及训练框架已经开源,并提供了ErnieBot轻量版本供开发者使用。

开源亮点:提供中文语义理解强的精简模型

开源协议:兼容MIT协议

特别优势:适合政企定制场景

4. 商汤科技——书生·浦语PLM系列

书生·浦语模型强调大模型“轻量化+多模态”方向,率先推出了图文理解与生成模型,并将基础模型在开放平台上线。

开源亮点:强化视觉语言融合,适合多模态应用

开源协议:学术研究与非商用许可

特别优势:适合教育、艺术、医疗影像行业落地

5. MiniMax、百川智能、月之暗面等初创力量

这些创业团队代表了新一代AI技术突破力量,虽未全部开源完整模型,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发布了API测试平台或微调框架。未来一旦完成融资闭环或技术迭代,有望加入开源主力军。

四、开源路径背后的逻辑与政策推动

开源不仅是技术动作,更是产业逻辑和政策选择。

1. 政策引导与安全考量:

工信部、网信办明确提出“推进国产大模型开源开放”,“支持安全可控的AI模型生态”;

开源可降低对美欧模型的依赖,规避技术封锁风险;

部分高校与国有企业更倾向使用本土开源模型以满足数据合规要求。

2. 社区与生态联动:

开源推动模型快速传播、优化与创新;

出现如开源中国、魔搭社区(ModelScope)等聚集地,支撑模型复用与组合;

开源培养了一批国内AI工程师与数据科学家,为技术“可持续发展”积蓄人才基础。

五、AI大模型开源的挑战与风险

尽管开源被广泛推崇,但实际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不少痛点:

算力门槛高:即便模型开源,完整训练依旧需高昂GPU资源;

数据资源稀缺:优质中文语料构建难,合规数据成本高;

人才储备有限:相比OpenAI等国际机构,国内深度学习工程师结构仍偏“应用型”;

安全与伦理挑战:模型开源易被滥用,如用于虚假信息生成等,尚需制定监管边界;

开源不等于好用:许多模型只是“代码可见”,缺乏文档、社区支持或兼容性优化,制约实际应用。

六、未来发展趋势预测

展望未来,AI大模型国内开源的发展将呈现如下几个趋势:

从“开源模型”向“开源系统”转变

不再只是开放模型本体,而是包括训练框架、数据处理流程、部署模板的全链路开源。

多模态模型开源将成为主流

融合图像、文本、音频等多种输入的大模型将加速开源,推动更多创意应用落地。

产业定制模型兴起

各行业如金融、医疗、制造将基于通用大模型进行开源细化,形成垂直行业生态。

与大规模算力平台绑定发布

如阿里、华为等将结合云服务发布可调用式开源模型,推动“开源即服务”模式。

国家层级的AI基础模型或将公开

未来或由中科院、教育部牵头发布国产基础性AI大模型,服务科研和公共项目。

20250416210049.jpg

总结

AI大模型的开源,并非是一场短期风潮,而是推动中国AI产业“自主、安全、可控”的根本路径。它不仅释放了知识红利,也为广大开发者和初创团队提供了技术上车的机会。

国内在大模型开源方面已经迈出关键一步,未来的比拼将不仅是模型效果的高低,更是开源生态的广度与深度。

热门班型时间
数据分析班 即将爆满
Java就业班 即将爆满
Testing就业班 即将爆满
鸿蒙开发进阶班 即将爆满
电商设计精英班 爆满开班
电商运营进阶班 爆满开班
报名优惠
免费试听
课程资料
官方微信
返回顶部
培训课程 热门话题 站内链接